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水元循环、诸天万界、南冥归墟 (第6/10页)
。 “之所以洪荒破碎后,新的世界体系被大罗称为诸天万界,不是因为只有一万个小世界,洪荒碎片无以计数,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区区万界,不过是界海之中的一颗沙子。诸天万界之所以是诸天万界,是因为大罗成道,基本要历经附近一万个世界,从中汲取道理,才能结成前人未有的道果。平均一万个世界才能供养出一个大罗。但实际看来,亿万亿个世界都未必能结出一个全新的道果!” “为何资源浪费的如此厉害?”冥河示意道:“一万个洪荒碎片中,只有一个能产生文明,一百个文明才有修行的萌芽,而能产生发现其他世界的大修行者,也就是能凭着个体横渡界海的仙人的万中无一。一百亿个世界才能产生一个接触其他世界的修士,这些修士中又有多少能成为大罗的种子呢?” “这就是粗放的体系对资源的利用的效率。” “大罗独特的道果,需要孤立的修行生态,但孤立的修行生态又不利于大罗的成长,所以我们需要新的循环系统,将这些孤立的世界用一种新的方式联系起来,在保持独立修行生态的同时,加强交流和沟通。” “这就是洪荒破碎后的大循环,诸天万界的大循环。” 帝鸿氏听完冥河的全部设想,才一挑眉头道:“有点意思……羲皇道友认为呢?” “洪荒破碎后,我等一向是放任自流,不去干涉,因为洪荒碎片之多,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任何形态的世界都有可能产生,我等只需要等待这足够大的样本当中,产生我们需要的就可以了。”伏羲的想法就是混沌算法,无限大的混沌算法中就一定会产生他们想要的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