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关山重重_第1120章 避弹妙招(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0章 避弹妙招(一) (第3/4页)

么高,那锅台要是高了人干活就不舒服了,这就象切菜的菜板或者菜墩子也多摆在固定的高度上一样。

    那锅台上有一口倒扣着的大铁锅。

    那口大铁锅可不是一般的大,那已经有二十印了。

    “印”属于民间的计量单位,一印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约定,那绝不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就定下来的,大致可以认为一印有八到十公分吧。

    这就象老百姓平长所说的一拃、一抱,那就是一个大约的数。

    这口锅之所以很大,原因只是因为这家本是当地的大户,这里并不是这家的伙房,而是这家的一个豆腐坊。

    而就时下的中国的制铁工艺来讲,那锅用的都是粗笨的劣铁,锅都很厚!

    没办法啊,冶炼工艺不过关,做薄了那铁锅上就有砂眼那就会漏水,与之相应的就又发展出了锔锅匠这门职业。

    落后就是落后,至少中国在近代工业上是落后的,到了这里就不要再提那铸造龙泉剑啥的往里面扔点头发或者干脆就以身“喂”剑了。

    否则的话,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为啥那大刀会做的如此厚重,那若是能做成吹毛利刃的话又何必去追求重量?

    总之,这口大锅很厚,因为很厚就也可以想象其重。

    那大锅被反扣了过来,上面自然都是那黑色如漆的锅底灰。

    可若是如此也就罢了,那大锅再厚重终归也不是日军坦克车上的装甲,上面已是有着几处孔洞了,而以那孔洞为中心却又有一直延伸到锅沿处的裂痕。

    那是孔洞,可不是做工瑕疵所产生的砂眼,那是先头日军把手雷扔进来后那大锅被手雷破片击穿的结果。

    从理论上来讲,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