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引人 (第3/5页)
珍贵的金丝楠木、檀木、红木被粗粗加工一番,便运往巴达维亚售卖。而那些适于造船的柚木、樟木、楠木则被精细加工,存放于城中大型的烟熏坑道里,经过七八个月的熏干后,以供建业造船场使用。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城外的耕地经过一年多的拓殖,已经扩大到两万三千多亩,种植了大量的稻谷、玉米、番薯、甘蔗以及豆类作物,基本可以做到两熟,预计每年可以为汉洲本土提供近四千吨粮食,为汉洲实现粮食自给,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因而,无论如何,对于新乡堡,汉洲是一定要抓在手里的。不仅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汉洲的前沿屏障,还有它巨大的经济价值。 毕懋康下船后,朝王徵二子王永春、王永顺微微拱了拱手,便带着几个门人,随着罗大奇等汉洲水师军官向城中走去。 王永春、王永顺俩人恭顺地请嫡母尚氏、小娘申氏随同前往城中。此次王徵和宋应星几乎是举家迁移至汉洲,二人的亲眷和族人收到其亲笔信后,不做犹豫,各自跟随郑芝龙派出报信之人,来到泉州,后坐船至广州,随后乘坐汉洲移民船,一路辗转,来到新乡堡。 他们一行五十余人将与众多移民在新乡堡停留修整数日,待汉洲本土移民船到来后,最终会赶到建业城,与家主相见。 罗新茹好奇地看着这座距离大明万里之遥的城市,街道上行走的是与他们一样的明人,说的虽然有些南腔北调,但也是汉话,虽然许多建筑物显得粗糙笨重,但与十余日前停留的那个夷人城市(巴达维亚),还是显得比较亲切。 “妇人家,就不要四下张望了。”她的父亲,罗子维沉声说道。 罗子维娶王徵大女,早年考取秀才,但其后数年科举,屡试不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