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八十章 农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农事 (第2/6页)

即使把人捉住了,又能如何。咱们永兴堡的刘大人,难道还能为此罚了人家?”

    从今年三月开始,按照民政府农事处官员的指令,汉洲各县镇乡屯不再直接将人和动物的粪便直接施于农田之中,而是要在各地农事官员和属吏的指导下,进行积肥,以便更加高效科学地进行肥田。

    积肥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如果在大明的话,一般农民通常会在冬季完成。但在汉洲北部,气候湿热,无明显季节划分,因而四季皆可堆肥。

    乡屯农户是把农田里的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土杂肥等按每一掌高度为一层上堆,并每堆一层均匀撒入生土,堆肥完成后便用稻草覆盖,以便保湿保温,在堆沤发酵过程中可产生一定的高温,可杀死肥料中的病原菌、虫卵和草籽等。

    这种积肥方法,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就有了积肥的说明和记录,“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而且,此种积肥,就是将一切可以腐蚀、发酵的物质堆积在一起后,再经过腐蚀、发酵等措施所产生的生物菌肥,能够给所有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凡是在汉洲所居达两年的移民,都是知道汉洲的农田地力贫瘠,粮食亩产量比大明要低许多。因而,那些分了田地的农人,会想尽办法,给自己所属的农田增加肥力,提高农田里的产出。

    以前,有农户为争夺茅厕、猪圈、牛马等粪便,而发生口角,甚至械斗,令县镇村屯的官员和管事,头疼不已。如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