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2章 (第2/3页)
器器形。这些器物都是高档产品,供达官贵人乃至宫廷使用。屈卮为北宋、南宋与金朝皆盛行的官方酒器;亦为南宋接待金使所用。 他没有急着拿起瓷器。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瓷器长15.7厘米。 瓷器釉色青绿,釉面肥厚,口沿等折角处因高温釉层流动而现胎骨。 他小心转动瓷器,又翻看底部。瓷器仅底部留三支钉烧痕迹,积釉处现密集小气泡,玉质感强烈,初步判断,也应该是宋金元时期河楠窑口所出产。 沈瑜记得,青瓷厚釉工艺的发展是北方地区制瓷业在北宋晚期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这项工艺要求先将器物素烧,然后多次施釉,再进行釉烧。据现有材料,可认定其是在汝窑首创。 宋金时期,此一工艺为河楠中部包括汝州,禹州,以及鲁山在内的各窑厂广泛应用。如临汝窑、东沟窑、钧窑等处均有屈卮烧造,即便能够断定其年代,但具体窑口在学术上往往会有一些分歧。 沈瑜通过这件青釉屈卮其半透明的开片釉面猜测,应该是大峪东沟窑产品。大峪东沟窑位于汝州市内。汝州素有青瓷烧造传统,其早期产品在装饰以及釉质上都具有耀州青瓷的特徵,被称为临汝窑。 北宋晚期,汝州地区的窑厂脱离耀州窑的影响,独创一种厚釉青瓷。 他觉得眼前的屈卮采用的青釉,玉质感是传统临汝青釉所不能企及。所以,暂时判断,这件瓷器是宋/元河楠青瓷屈卮。 沈瑜看明白这件瓷器,就对工作人员问道:“这件瓷器的价格是多少?” 工作人员面带笑容的说道:“两万美刀。” 沈瑜说道:“这件已经碎裂,上面修复的痕迹太过明显。这个价格太贵了。” 第1087章 宋金时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