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2章 (第1/4页)
沈瑜收起了尼泊尔的莲花手观音造像,从空间中取出了一尊砂岩佛像。 这尊佛像经过修复之后,残缺的部分被补齐,保留了自然的风化状态。游戏判断,这是孔雀国的笈多时期的造像,大约475年,价值评估是400万~500万美刀。而沈瑜用艾米画廊从典当行买出造像(左手倒右手),花了45万美刀。 巨大的差价,让他不得不重视这件造像。 造像高108厘米,面部呈柔和的圆形,眼睛低垂,穿着独特的长袍僧衣,袖子伸展,有拱形背板,背板上刻有装饰纹样。 沈瑜之前查阅泥波尔造像的时候,也看了笈多时期的造像资料,此时,已经能够看出造像所体现的一些信息。 笈多的名字来源于一长串带有笈多后缀的国王。从材料来判断,这座造像是在萨纳斯附近的丘纳尔采石场发现的浅色砂岩中完成的。 他把自己买到的造像,与保存至今的同时期雕刻作品比较,发现风格非常接近,在一些细节上,表现出了更突出的特点,比如,柔和的圆形、微妙变化的线条、僧衣上精细的褶皱,以及对精髓的专注,展示了此种艺术的巅峰。 孔雀国笈多时期(4到6世纪)的艺术意识是一个高峰。所有的艺术、雕塑、绘画、哲学、文学——甚至天文学和数学——都在王室的资助下繁荣发展。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