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6章 (第2/3页)
,仅次于释迦牟尼像。北朝佛教造像中有大量的坐像,佛、菩萨都有。据统计,这种双足成x形的坐像在敦煌莫有26身,龙门石窟仅古阳洞就有50余身。 根据大量图像与铭文一致的造像资料来看,可以肯定北朝佛教造像中的绝大多数此种姿势的坐像是弥勒像。 这尊石雕就是典型的,以菩萨的形象出现的弥勒。” 他拿出一张正面拍摄的照片,示意张鞠观察:“这类弥勒造像通常有一顶冠或头饰,通常还有项链、耳环、手镯。站着姿或坐姿都有;坐着的时候,会采取莲花坐的姿势,就像这个雕塑一样。” 张鞠拿出纸笔,把一些信息记录下来,继续问道:“怎么判定时间和出处的?” 沈瑜好奇:“您这是帮谁问?” 张鞠说:“工作,等一会再详细说。” 沈瑜说道:“这类弥勒菩萨坐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样式,这种坐姿应当是早期南亚和中亚等国帝王和贵族采用的一种坐姿,是帝王和贵族的尊贵身份象征。 弥勒菩萨造像类型在魏晋时期陆续进入中土,这种尊贵坐姿也一同被传入,并逐渐被中土信众追捧。 从现有资料来看,大多数双足成x型的姿势,可以追溯到五或六世纪晚期。 北凉时代的弥勒菩萨,最大的特色是这种坐姿,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咱们国内早期弥勒菩萨形像。 北魏石窟造像中也常出现戴宝冠璎珞,穿菩萨装饰,此种坐姿的弥勒菩萨像。 我没有看实物,所以不能做准确的判断,仅从照片上看到的信息判断,此像是北魏造像之珍品,具有典型的北魏初期造像之特征。” 他说了一通之后,等着张鞠做好记录,摸出烟盒,给自己和张鞠各点了一支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