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海上雄师_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投笔从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投笔从戎 (第3/4页)

没有直接联系。

    他甚至怀疑,熊文灿只是用总兵的名义来将自己和他捆绑在一起。

    毕竟总兵不是巡抚,又不能插手太多地方事物。

    不过,让唐学志没想到的是,朝廷给他派的副将不是别人,正是数年前和他们一起在粤北剿匪的洪云蒸。

    按照历史进程,洪云蒸应该在崇祯六年左右,被海盗杀死。

    只因唐学志的介入,大明边海匪患提前平息。

    洪云蒸本应剿匪有功而受到褒奖。

    但他在粤北却混的并不顺畅。

    一气之下,干脆投笔从戎。

    本想跟随熊文灿去西北剿匪。

    不过,熊文灿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将他留在福建总兵府。

    书生出身,并无带兵经验,他这个副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正好方便了唐学志。

    总兵府能指挥的,也就泉州,漳州一带的海防乡兵,大约一万多人,他们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只是,唐学志将边海治理的太好了,导致这些民兵已经两年多都没有接受过召唤了。

    有洪云蒸在,唐学志当起了“甩手掌柜”。

    趁着暂无战事,他一边抓训练,一边抓紧改良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膛线生产工艺艺,获得了重大突破,枪管生产的良品率,从原来不足百分之十,提升到了百分之liu十。

    加上硝化纸的成功,让他们有了弹药一体化的生产能力。

    只是后装技术,对枪械的气密性要求更加严格。

    想要达到类似后世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