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30 列宁格勒的问题 (第3/5页)
村技术人员的薪酬和生产自主权,以提供薪酬差异的形式,来刺激集体农庄在技术改进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承认的是,这样的政策,的确是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有效的促进了列宁格勒地区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当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而在工业方面,列宁格勒同样施行着与联盟其它地区不尽相同的政策。从根子上来说,作为经济学者的沃兹涅先斯基并不看好全盘计划的经济模式,他认为完全由国家控制生产、调节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将会出现大量的官僚主义,并从根本上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主张实行受价值规律支配而非受国家计划支配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沃兹涅先斯基的经济思路支配下,列宁格勒给予了企业更多的生产自主权,受此影响,列宁格勒地区的企业大都发展的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发展的非常繁荣。 车内,维克托手上拿着的文件,就是有关列宁格勒去年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从这些数据上看,在去年一年里,列宁格勒州的工农业总产值,已经相当于两个莫斯科州的存在了,即便是在全联盟范围内,这样的数据也是首屈一指的,毋庸置疑,这样的发展局面,似乎充分说明了列宁格勒模式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沃兹涅先斯基经济思维的正确性。由此推论,也难怪联盟内部很多州、自治区的领导干部,都对试行列宁格勒的模式有兴趣。 其实,若是站在维克托个人的角度来看,列宁格勒现在所走的这条道路,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从事实上改变了列宁格勒人的生活状态,相比起莫斯科,这扇面向欧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