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834 主要矛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34 主要矛盾 (第2/5页)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隐晦且谨慎的行动。

    就以日丹诺夫同志为例,他在一九四六年刚刚回到莫斯科,参加最高苏维埃选举的时候,便公开表示:为了苏维埃的伟大事业,联盟人民长期以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联盟已经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因此,苏联人民有权要求迅速的改善生活条件,而这就要求联盟工业生产迅速转移到和平时期的产品生产中去。国家必须用卫国战争时期的布尔什维克热情,着手扩大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以提高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

    回溯过去几年的历史,在卫国战争后的初期,联盟内部出现了若干种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而日丹诺夫同志的主张,就是在那个时期迅速发展成型的。

    而经济发展战略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经济发展战略往往与政治、外交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路线,是保持着高度一致的,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理论体系。

    日丹诺夫同志的战略理论体系,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其建立和建成,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战后初期的几年里,日丹诺夫同志在对待苏美关系的问题上,曾经建议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保持基本友好的关系,以避免爆发新的战争,他甚至认为在某种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中也有可能实行有限度的计划经济,为此,他不建议在东欧的各个国家中,强制性的推行联盟所奉行的斯大林模式。也正因为如此,当初的南斯拉夫代表团,才能够在列宁格勒受到超规格的款待。

    其实说到底,列宁格勒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日丹诺夫同志的主张为蓝本的,列宁格勒的党政干部在工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