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章 (第2/3页)
可是自从得知姚元靳没贪军饷后,李熙对姚家有了改观,觉着姚家会打仗,也并非不拿边陲百姓当回事,离京都又最近,没准真能做好两手准备,在既不耽误戍边防备的情况下,还能分兵回援。 况且让姚元靳回京一趟不容易,李熙对此也有自己的私心。 一是姚元靳分兵回京后,漠北的守备力量就要变弱,正巧邵晏宁近两年韬光养晦,已将兵马养的强壮,可以帮着填上,让他今后对东边和北边的消息都能及时掌握。 二是若姚元靳再立功,就是立了救驾的奇功,李熙刚好可以趁此机会,以边关苦寒为由,把姚家从漠北调回自己眼皮子底下来,明面上对姚家多褒奖,让姚家点头接了统领京军的差事,自此留在京中。 等到了那时,李熙心想着,自己连守卫京都这么重要的差事都送下去了,也没恩将仇报收姚家的兵,姚家必定对他感激涕零,从此死心塌地的替他守着这京都。 至于原本的京军都督吴宸,这人心性虽好,却血里带风,比起留他在京都畏首畏尾的做高官,倒不如放他去边关逍遥。换句话说,这吴宸已在京都被磋磨了好些年,估计早想开了,明白以他这到处都能得罪人的性子,与其勉强自己留在繁华处做只穿金戴银的狗,反不如去大漠做那翱翔九天的鹰。 说白了,听闻姚元靳看重姚家的荣辱,那么只要想办法给他尊荣,把面子帮他做足了,也别卸他的权,他自然就能为了给姚家好处的人鞍前马后,这从他当年投奔承乾帝便可见一斑。 但吴宸与姚元靳不同,吴宸本就是靠着军功从边关爬上来,出身微寒不说,也与这个到处都是贵人的京都格格不入,很难真的约束住曾经划归在晋王手下的神机营残部。 在这样的情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