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61节 (第5/6页)
传出来“咚咚咚”的声音,节奏感非常强,站在遥远的田野上,都能想象到那金灿灿的油从油槽中流出来, 流到油桶中的情景。 大豆花生丰收, 交完公粮后,剩下的都是他们村里自己的。 选出一部分来, 由收购站的评定等级,然后再卖给收购站,这也算是村子中的收入渠道之一。 收购站收走后,村里会得到钱和票, 入账后年底一起分发。 同样,其余的粮食也是如此。 棉花种的不多, 只够自己村子用, 倒是今年芋头种的不错, 志斌叔说估摸着能卖个好几百块钱。 今年呢,是收购站去隔壁黄庄拉鸡蛋的时候,志斌叔就过去和人交谈一番。 于是,等他们下次收鸡蛋时,就顺路来把村里的黄豆和花生都给收走了。 最后剩下的才会拿到榨油坊去榨油,今年每家每户都能比往年多分个四五斤的油。 可别小看四五斤,如今城里每人每月才半斤油,农村人更少了,只有二两! 因为农村养猪,所以有猪油顶着,供应上就比城里少些。 宁渝科普道:“有些地区压根就没供应油,因为那地方就是油料作物生产区,自己就能自给自足。” 这种地方往往会更宽裕点,其他地方食用油真的是要省着点吃,一年下来,能吃上一次油炸物就很不错了。 反正村里油多的消息传出去后,村里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认下不少干亲。 什么干奶奶,什么远方姑姑…… 认来干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