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86节 (第5/5页)
有文学功底。乡土文学粗犷与细腻并存,绝非只要描写乡村风光和习俗就是乡土文学。 乔茗茗转个身,用着怀疑的眼神打量他:“真的?” 宁渝重重点头:“真的,不过在此之前我推荐沈德鸿先生的书。” 乔茗茗想半天:“这又是谁?” 宁渝:“……笔名茅盾。” 乔茗茗恍然大悟,哦,茅盾他老人家啊。 随后她气得要跳脚:“你故意的,说茅盾就茅盾,好端端的提人家本名干啥?” 谁会记得大佬他本名啊! 乔茗茗又哼一声:“别当我没看过他的书,人家的《子夜》我还是读过的。” 宁渝揽着她:“就看过这一本吧?” “……” “那看看《春蚕》《秋收》和《残冬》吧,看完了你再思考思考写不写乡土文学。” “……” 冒昧了,这三本她听都没听过。 当然了,如今也没处找它们看。 宁渝花了整整五个晚上的时间,嘴巴都说得起皮了,才把这三本农村三部曲给她大致说完。 最终乔茗茗顾名思义,《秋收》啊,她们村儿也马上要秋收了啊。 这不是大好机会吗! 秉承着没实践决不轻言放弃的原则,乔茗茗选择去地里尝试一把子秋收! 宁渝摸了摸干巴了的嘴唇,真就彻底无言以对了。 试吧试吧,估计试完一场秋收下来,她也就没心思去写了。 —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今年秋收开始时,村子里的小学就成了托儿所。不过,主要针对的是三岁以下的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