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1、炎黄子孙 (第2/6页)
解决了九黎旧部的隐患,重辰部与九黎一场大战之后,重华趁机招抚九黎旧部分化为五个大部,并瓦解了共工部、重新册封了三位伯君。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不仅改变了地形地貌,也改变了天下各部的形势。假如不是这场大洪水,重华的治国之策也许会很平稳地完成过渡;但话又说回来,若没有这场大洪水,他也很难取代崇伯鲧登上天子大位。 长达十余年的灾难,中华联盟的总体国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扭转不了的。在衰退的过程中,便会暴露很多原本不会出现的问题与冲突。帝尧执政末年力不从心,也是因为时运不济,重华执政初期同样是这种处境。 大洪水造就了很复杂的局面。区域间各部族的融合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因为人们必须要协作对抗天灾。但从整个中华版图来看,不同区域的部族之间,联系与交流却被极大地削弱了。因为被大水分隔,别的不说,仅仅是交通往来就变得极为不便。 有很多部族损失惨重,由于人口的迁移和局部协作,又有若干部族的势力急速扩张。比如原共工部被一分为三,可是因为大洪水的影响,其中有两支部族都向另一支部族领地中迁移,最后这支越来越壮大的部族就是原属共工之臣的相柳部。 在大江以南,不仅只有九黎五大部。九黎原先有九大部,除奔黎部融合入重辰部之外,吴黎、水黎、花黎如今皆已无名,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而残余的部众迁移到了百越之地。 百越之地是大江入海口以南的广袤蛮荒,位置十分偏远,原先生活的那一带都是蛮荒野民。这一批黎民残部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