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9、当年之剑 (第3/6页)
暂且不提。 伯禹回去之后,立刻召集身边众人详细介绍了他将治理河泛之地的方略,然后派伯益前往蒲阪城,请求天子重华正式下帝命给天下各部。这是需要很多部族齐心协力多年的浩大工程,请天子直接下命令是最好的方式。 可以想象,这个治水方案肯定超出了很多部族预计,有帝令在手,伯禹也好从容行事,能免去很多麻烦、最大程度的减轻压力。劳民伤财之举总会遭受抱怨,如此一来,大家抱怨的主要对象就不再是伯禹,而变成天子重华了。 这不是伯禹想甩责任,而是重华身为中华天子就必须承担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也表示了伯禹对天子权威的尊重。伯禹为天下各部治水至今,已获得万民的赞誉,而这些赞誉同样也是给天子重华的。伯禹毕竟是天子的臣属、领帝命治水,他的功业也是重华的功业。 重华继任天子时,也是中华各部承受苦难最神重的岁月,绝对是临危受命,举措稍有失误就可能身败名裂,乃至祸国殃民。但他却把局势掌控得非常稳,中华各部不仅没有分崩离析,反而在苦难中恢复生机、让万民看到了更美好的将来。 重华天子如今的威望,隐然已超越了当初的帝尧,甚至被众君首赞誉为比帝尧更出色的一代贤君。从这个角度,几乎已没有人能比重华做得更好了,随着伯禹治水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效,中华天子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此时再下什么命令,天下各部响应云集。 伯禹派助手伯益去见中华天子,并派托丙赤和丁赤驾白香木马车护送,然后又朝巫讴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