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_067、水困平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7、水困平阳 (第6/7页)

一,当然不是不会杀人。

    崇伯鲧身先士卒,赤着脚手提长耒,始终坚守在抗洪第一线,与军民同吃同住共同劳作,也赢得了不少人的尊敬。但是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眼看见崇伯鲧在做什么,他们更能感受到的是切身的苦痛,渐渐的,针对崇伯鲧的怨言和指责也越来越多。

    治水不力,首当其冲受批判当然就是治水之臣崇伯鲧。崇伯鲧是否真的治水不力,这又是另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假如不是崇伯鲧,而是换另一个人来治水,或者说干脆没有崇伯鲧,情况又会怎样?没有真的发生的事情,民众是无法去假设的。

    人们所亲历的事实就是,洪水多年未退,处境越来越困苦。对崇伯鲧的怨言与批判,其实只是民意的宣泄,而在这样的滔天灾祸中,民意总要找到宣泄的途径。

    不仅是崇伯鲧,天子帝尧也遭受了诸多的指责,甚至有不少地方的民众在私下议论,天降如此灾祸,是因为天子失德。更有人据此指出,若想结束这场灾祸,天子帝尧应谢罪于天,并主动禅位于他人。

    也不知这种流言是从哪里传出的,在那样的年代,民众有这种想法也正常。而现实的情况,天子帝尧坐镇于孤城,帝都平阳已被大水围困,真的就好像是被上天惩罚。

    民怨积累,难免时而暴发,各地先后出现了不少sao乱,各部族之间也时有冲突争端。丹朱巡视监察天下各部,职责就是及时安抚民心并平息sao乱。可是丹朱也无法满足各部民众的愿望以及种种要求,这并非丹朱无能,而是现实如此。苦难是必须的经历,他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丹朱压服不住的事情,往往又会闹到重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