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5/8页)
山水城和仙城接不接受册封,要看实际的状况。而实际上它们处于巴原周边的蛮荒中,并不处于巴国治下,在事实上是自立的,也需要建立内部完善的治理体系。但名不正则言不顺,两个地方在内部如何自处,又如何与外界相处呢? 事实上山水城和仙城就是巴原周边的两个小国,从巴国的角度,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与这两个小国安然相处,并订立正式盟约,这都需要正规的仪式。 在少务一统巴原的过程中,虎娃看到的是和光同尘、挫锐解纷。如果以轩辕天帝的灵枢诀妙意,将巴原视为一个人,是达到了内部机能的协调,从而能够尽最大程度去免除病痛。与人相处若与己相处,中华就是另一个更大的巴原,也应走向和光同尘、挫锐解纷。 无论是当年的轩辕、榆罔、蚩尤,还是如今的丹朱、崇伯鲧、少务,皆自称少典氏后人。这不仅是一种血脉传承关系,也反应了从蛮荒原始时代渐渐推进的文明教化过程,拥有了文化、精神层面的整体认同,能彼此交流融合。 最重要的是,这种交流融合能更好的解决人间世界的现实问题。 这是虎娃的观念,也是他对这个人间世界的思想。在虎娃看来,和光同尘、挫锐解纷,就是人间世界应走向的目标。这个目标有可能永远都达不到、总在不断的接近中,还可能有各种反复,但在虎娃的思想中,它就象征着一种终极的境界。 如果做不到,那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世事可能会变得更好,也可能会变得更恶劣。就虎娃亲眼所见,很多部族、很多族类、很多族群,也会走向自我衰亡或毁灭,更别提达到所谓理想的境界了。 那样一个人间世界,也许到了万年之后,在现实中仍是一个在反复接近却无法到达的目标。但虎娃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