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9章 真率无畏祝天歌 (第3/7页)
懂事明理,深得祝海山喜爱。 祝天歌很小的时候就被祝海山送到了美国,等闲极少回国。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美国生活半辈子的祝天歌反而是祝家直系里最传统的一个。 这里说的“传统”,指的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和礼仪的研究。跟同样是杂学大家的二哥祝天养不同,祝天歌儒释道皆通,博学多识,尤精于易。 祝天歌28岁蓄发,30岁开始梳道士髻,就再没换过发型,包括跟孟清池的婚礼上,也是那副打扮。 打扮虽然很特立独行,但事实上祝天歌是个温暖宽厚、善谋能断的人,用孟家老一代的评语讲,八个字大智大慧,真率无畏。 在祝家,祝天歌温暖宽厚包容的性格让他很有人缘。 无论是二代里那些私生子私生女,还是三代的外甥侄女,有些事情不敢找祝天生、祝天养、祝天庆三兄弟,但敢找祝天歌,而且祝天歌大多都会出手帮忙。 所以就连祝育恭那样的夯货,也从不在人前人后说他五叔一句坏话,甚至有一次某人在祝育恭面前打听祝天歌的八卦传闻,祝育恭当场翻脸动手打人。 能在祝家这样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族里做到人人敬重,祝天歌的修养和个人魅力可见一斑,也正因此,祝家内外都觉得祝天养和祝天歌是祝家二代“核心的核心”,是祝海山去世后祝家真正的定海神针。 国内有关教育的大讨论沸反盈天时,一身黑裙的祝德贞坐在大宅三楼茶室里一张古朴的方木桌前静静品茶。 她对面,身穿居家t恤,梳着道士髻,脸型方中带圆、面如满月、眉目有神的祝天歌随意地坐在紫檀罗汉榻上,右手拿着一把通体翠绿的小玉锤,一边看着面前品茶的侄女,一边用玉锤一下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