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美洲黄金大亨_第二百九十一章:广东海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广东海防 (第3/7页)

林则徐、关天培临时抱佛脚,请澳门的葡萄牙人帮忙铸造新式火炮。

    但所谓的新也只是相对清军自己所用的火炮而言,而且铸炮所用之铁,用的是坚硬生脆的白口铁,本就容易炸裂。

    铸炮之法,采用的也是已经落伍的泥膜工艺。这种铸炮工艺由于铁水在浇筑时容易受热不均,掺入杂质。因此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大炮的质量,加大了炸膛的风险。

    鸦片战争时,虎门炮台的这些岸防炮和英军的军舰对射,也毫不意外地落入了下风。

    而彼时英军所使用的舰炮均为前装滑膛炮,只是英军舰炮采用韧性较好的青口铁,蜡模铸造方式铸成,火炮的质量比清军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加之英军弹种丰富,又有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祖传火药配比的加成,cao炮的炮手还都是老练,经验丰富的炮手。

    英军军舰能把虎门炮台上的清军压着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还只是十二年前,经过十二年的发展,现在清军和英军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

    洪名香的两名亲兵将从潘正炜那里要来的2英寸小炮拉了上来,这种小炮说是贡品,其实则是梁耀为泥鳅级量身打造的舰炮。

    该炮采用后装线膛的设计,炮声也并非整体铸造,炮的内筒使用的是钢,外裹之以熟铁,采用立式闭气结构的炮闩。

    在沙角炮台上这些傻大黑粗的前装炮面前,这门2英寸的小跑显得有些袖珍,身材也十分单薄。

    不过在做工上着实要比沙角炮台上的那些老炮精良,炮身十分地光滑整洁,看着就很舒服。

    反观虎门炮台上的那些大炮,炮身粗陋不堪,布满了坑洼,就连炮筒内壁,也是坑坑洼洼的。

    洪名香亲自抱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