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一色压万彩 (第13/23页)
中彩。这是一个很技术的问题,我们不在这里去探讨。但是不管是什么,它是一个釉下成色呈现的红色。很多专家认为,红釉真正烧造得成功和娴熟是到了宣德。但近些年看,永乐出土的这东西,可以把这个时期提前。 我早年收藏的时候,看到过一个釉里红的三鱼高足碗。当时对这东西不是很了解,没有见过。别人给我拿来看,然后我拿不定主意,觉得这个东西有可能不真。东西搁在我这儿搁了很久,我当时没有办法去判定,这个东西是不是宣德的,后来又是还给人家了。等我后来,过了很多年,反过头来想的时候,知道这个东西是个真的时候,再去找,这东西已经没了。对我来说,因为没见过,没比较,我就无法下这个决心,那就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我们今天说越是罕见的东西应该越把握这个机会。可是你有时候没有能力把握这个机会,所以有一句格言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就是我当时没有这个准备,这东西就不该我得。东西不是很贵,今天想起来,一件国宝要那个价钱,是非常便宜的。可是我当时就是没有认知,就没有能买。 釉里红到了宣德的时候就突然销声匿迹了。我们在讲青花的时候讲过,宣德以后进入了陶瓷的一个黑暗期,青花都生产得非常少。官窑不见踪迹,釉里红也就停烧了,因为它的难度大嘛。 釉里红这一停烧,一下子就过了二百年。到了康熙,它又重出江湖。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个时期的国力在增强。很多学者认为,以科技水平来要求它这是高于青花的一个品种。当釉里红刚刚恢复的时候,釉里红烧得都偏黑,就是温度偏听偏信低。你烧的时候稍微温度一高,我刚才说了,颜色就没了。那么,你放进去是画着有纹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