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4章 最怕细究 (第4/4页)
蓝玉案,杀詹徽。 …… 按照逻辑学来讲,得利最大的,嫌疑最大。 朱标死了之后,代表武将利益的嫡子朱允熥——反倒是靠边站。 文人外孙,成为了皇太孙。 恰恰此人上位后,文人集团…… 不! 江南文人集团得利。 …… 再说说这个和朱标之死,嫌疑最大的詹徽——他的副手凌汉,辞官后请求朱元璋,允许他留在京师。 詹徽被诛杀后四个月,凌汉却又请求归乡。 朱元璋问:“上次赐你回乡,你不回去,这一次为什么要回乡了?” 凌汉答:“那时詹徽在(朝廷任职,掌握着权利),臣有后顾之忧;现今詹徽伏诛,臣无忧也,才敢回乡。” 而詹徽…… 洪武十五年,他中了秀才。 只是一个秀才,却被立刻推举为官,起步就是正七品的监察都御史。(这在整个明朝,都是绝无仅有的!) 洪武十七年,短短一年多时间,从一个秀才,晋升至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这在整个历史上,晋升速度最少都能排入前三。(不敢说第一,是我没准确查证过……) 詹徽的能量之大,就可以想象了。 朱标与这样的一个人,正面冲突后,短短时间,立刻暴毙。(朱标八月去的陕西——调查“秦王残暴事件”,回来后就是重囚事件,次年四月就死了。) 之后呢…… 代表勋贵利益的朱允熥——靠边站,代表江南文人集团利益的朱允炆,立马上位。 在文臣集团的推举下,成了皇太孙…… ……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