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664章 洪承畴献毒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4章 洪承畴献毒计 (第3/4页)

看就要失败的时候,曾全部掠夺,运至天津,准备抢回倭国。

    万幸,霉子赏了倭奴国两颗蘑菇。

    这些明朝制造的路灯,就留在了天津。

    但是,不知为何,其后这些路灯,就没有再安装回去。

    南京城的明代路灯,已经彻底失去了记载。)

    (说到这个路灯,就小说一段明初。

    永乐盛世是华夏巅峰之一。

    至于其后的“仁宣之治”,这就是文官的把戏了。

    历史上的仁宣时期,是一个大明朝政颓废、民生动荡、皇权衰弱、士绅全面薅取国家利益之时。

    没有仁宣盛世!

    这四个字是假的!

    不对,除了“仁宣”……

    说个不好听的,有永乐大帝打下的江山,就这十年时间,给条狗上位,都是盛世!

    再荒唐的皇帝,也不可能短短十年,就将永乐的家底败光。

    能将一个国家在短短十年时间祸祸光的,唯有整个官僚阶层,或者大部分官僚阶层!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同理的还有武则天的盛世……}

    这时期所谓的盛世——只是文臣的把戏,实则……

    说一件事就知道了,宣德八年年底(1433年)山东巡按张聪,巡视辽东时,发现有一个所,拿的是130人的饷银,他点了兵马后,竟然只有5个老弱病残。

    吃空饷率,高达96%。

    张聪途径山海关,发现守关的士卒,只有6个人!

    这就是三杨当政时期的“仁宣之治”。

    山海关啊,天下第一雄关啊,京师北方第一门户啊——只有6个人驻守!

    这就是“仁宣盛世”、“仁宣致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