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崇祯厚赐,陈奇瑜毒计 (第3/4页)
…… 陈奇瑜的两个儿子,都是秀才的出身,两人都在大明皇家大学堂军事学堂里进修。 在朱由检的规划里,大明皇家大学,今后就会成为官吏的来源大头。 虽然录取的人数,不如那些从基层吏员升上来的数量庞大。 三十六品官吏制后,大明的选官方式,就分成了明显的两大类。 一类还是套用科举制度,从考试中产生。 这条路,即是安稳士绅之用,也是对新方法产生官吏的一个督促、警示。 毕竟一棍子打死,是最不可取的政治手段。 官吏的大头,却是从吏员做起的那部分了。 在朱由检的规划里,哪怕是一个从九品的甲长,只要有才干,都能升到一品朝臣的位置上! …… 虽然朱由检给科举选官制定的条条框框很多,不但要在皇家大学进修,更要参加一定年限的观政。(类似于参谋的办法) 但是,这些人的起步,的确会高了很多。 也就是说,将子女送进皇家大学堂,是最好的cao作了。 朝臣在明白朱由检想法之后,只要是家族还有适龄子嗣,大都送进了大明皇家大学内。 这也是朱由检给忠臣赐予的机会。 都是历史上拿生命为大明拼搏的英雄,朱由检愿意对他们倾斜了政策。 这是常规的官场晋升渠道。 既然有常规,自然还有非常规。 这就是宗亲这部分了。 宗亲呢? 按照朱由检规定的大明新政策,宗室子弟是会进入各个督查处做官的。 宗室与勋贵弟子,都会逐渐充斥在官场上。 这些人,会以督查、监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