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687章 朱由检教子民生,才是政策得失的关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7章 朱由检教子民生,才是政策得失的关键 (第3/5页)

是最有资格评价君王的标准之人啊!

    太子明白了……

    朱慈炯瞪大了眼睛。

    他想起了当初在外公家(张嫣娘家),小朋友攀比时说的那些话……

    “我家才盖了一座新房子……”

    “我家添了几头牛……”

    旁边那些陪他们玩的小伙伴,也纷纷说自己添了几身新衣服……

    自己家里新做了一张床……

    ……

    来汉都的路上,他看到一行行百姓,艰难的拄着树枝,挣扎朝汉都而来。

    大娘告诉他——因为来了汉都,就不会饿死……

    北方路上,遍地饿殍!

    过了叶县。

    父皇让官员赈济百姓,一处处百姓聚集点,粥棚无数。

    再也难以看到倒毙在路边的百姓……

    到了南阳之后,百姓脸上的黑壳,逐渐褪去,变成了青色。

    大娘说过:

    那叫脸有菜色……

    当流民脸上的黑壳褪去,变成了青色,就意味着百姓已经活过来了……

    ……

    这就是进步吧?

    ……

    调皮的朱慈炯,伸手揽着胡闹的小妹。

    他歪着头,静静地看着父亲。

    原来,这就叫进步啊……

    按照父亲说的,是不是只有整个民间,都能进步了,才是一个好的君主呢?

    朱慈炯想到了大娘经常看的宫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