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国人讲义气、够朋友! (第2/7页)
的市民和农奴了。 如今的俄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多年的促进教育下,全俄的高中数量也依旧没有超过三百所,在校的高中生全部加在一块也不过五六万人,而高等教育的数量更是少的可怜。 俄国人的识字率是在赤俄帝国时代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的。 而现在距离沙俄帝国崩塌还有一百二十年。这个时代的俄国,识文断字的人真心不多。 只不过老天爷挺眷顾俄罗斯人的,在那些总人数可能只有几万人的各种类受高等教育者中,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国际顶尖人才,而且在随后的百年时光中还会源源不断地涌出。 俄罗斯的整体文化层次虽然跟英法普奥相差甚远,可是在19/20世纪科学界的最顶尖层次里,也不乏斯拉夫人的身影出现。 叶戈尔·盖达尔此刻却想不到这些,他所看到的一幕幕对他形成了太大的刺激,不自觉的,就把目光放到了整体层面上来看问题了。 那越看,就越觉得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壮丽的工业区,一根根高大的烟筒向着天空喷吐着黑色的烟雾,就像一个恐怖的魔鬼从天外降临;大街小巷中都有着路灯和铁质的垃圾桶,却并没有人偷取,这在俄罗斯是不可想象的;错综复杂,宛如一幅蜘蛛网样的交通轨道线,奔驰往来的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仿佛没有一刻停息的。在叶戈尔·盖达尔眼中,那与俄罗斯就仿佛不是在同一个世界。 还有整洁的港口码头上那一座座巨大的蒸汽起重机和塔吊,工人数量比俄罗斯一座小城市的人口的数量还要多的超大型纺纱厂,一炉炉被炼的炙红的铁水…… 参观上海南京的城市,只能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富饶;可是参观了中国城市的工业区之后,瑞典人也好,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