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一章 重新激活的间谍 (第5/7页)
前文里已经说了,日本不比朝鲜,现在在日本贩卖劳动力,那不是在坑人,发国难财,而是救人的大善人,活菩萨,而且成本低廉到几乎没有。 杨德望心里头无数个念头在碰撞,一时半会儿的不能给出答案出来。他来日本的确是准备做生意的,可他本来瞧中的生意跟人口贩子那是完全的不同。 杨德望本来是准备从日本走红铜的。 在满清的中前期,中日之间的铜料贸易是极其繁盛的。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极度缺铜,雍正年间,一两白银兑换铜钱多则八百五十枚,少则八百二十枚。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红铜被运入中国,比例在中国的年铜料消耗中占据60%。 康麻子晚年,日本的铜生产达到高峰,每年由中国商人运出的数量达400—700万斤。 然而,铜毕竟是一种非再生资源,输出的数量越多就意味着日本铜的产量下降越快,为了抑制铜的大量外流,日本政府不断地采取限制措施,至“正德新令”发布后,日本铜的出口量即明显下降。 在乾隆年间,日本向中国输出的铜料一年就只有200万斤了。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下降中。 直到最近这些年,日本的农业遭受天灾,政治上也出了人祸,农业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为了尽快的振兴日本经济,或者说是为了尽可能的扩大出口产业,赚取华元以购买粮食,拉低日本国内的粮价,平稳日本的政治环境。 德川幕府被迫加大了铜料的对华输出。 虽然南洋的铜料——主要来自吕宋——产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基本上已经满足了中国对于铜料消耗的需求,但日本的红铜在大陆上依旧不缺乏买主。 中国至今都还有传言再说,日本的冶金技术不行,他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