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二章 风雪中的圣彼得堡 (第3/8页)
西伯利亚的战争示意图,地图上面一个象征着中国国防军的巨大红色箭头已然穿透了俄军布置在鄂毕河一线的单薄防线。 鲁缅采夫元帅带领残兵全线撤退,沿着鄂毕河,坐船、坐木排、坐木筏,一路朝西而去。同时命令托博尔斯克和叶卡捷丽娜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的俄军和政府集结适龄男性公民,组织起民兵,他打算以鄂毕河西岸的城市群为新的起点,再重新组织起一条‘弹性’防线。 而什么是‘弹性’防线呢? 那就是与中国人始终保持近距离接触战,但又不打决战。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且退且战,那空间换时间。 消息在大风雪来临的清晨传到了圣彼得堡。感谢中国人搞出的信鸽,地域广阔的俄国人也学习了这一手,虽然他们政府掌控的信鸽数量远远不能同中国相比。而且信鸽的失踪比例比之中国要高出很多,但一些紧急情报,总是能保证的。那速度是想当快的。整个沙俄宫廷一片哀嚎。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如果丢掉了鄂毕河流域,那么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也很难再保得住。而丢了西西伯利亚,彼得大帝打下的钢铁工业基础还能守得住吗? 那些年头都过了半个世纪的冶炼工厂,虽然使用的技术已经老旧,但依然是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俄国若是丢掉了这儿,他们的损失会多么的巨大,将无可想象。 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愿意成为俄罗斯史上的罪人,担负上丢掉了俄罗斯而百年开拓成果的罪名。这个罪名只要想一想,就让她整个人变得敏感而暴躁。 所以,跟中国人的这场战争还要继续下去。 俄罗斯不可能现在就认输。中国人与奥斯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