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二章 残酷、冷血,毫无一丁点仁慈 (第5/7页)
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法国作家雷纳尔和沃尔内发表过一些宣扬这种观点的作品,法国著名商人马加隆和其他一些在开罗的马赛商人,也向督政府递交了请愿书,这些人强调如果埃及成为法国的货栈,那么就可以颠覆英国在东方世界的优势。 这股思想在法国已经酝酿了好几百年。早在路易十四时期,这位太阳王就考虑过征伐埃及的问题,其后路易十五的外交大臣什瓦采尔也作过同样的梦,只是法国一直是奥斯曼士耳其的盟友,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埃及的统治者,这个法国美梦就始终是空虚荒诞的。 可是拿破仑在政坛上遭受了巴拉斯等昔日亲密盟友的强力压制,他的优势不是在玩弄权术上,而是在战场上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所以,拿破仑是很迫切发起对外战争的,这样如他这样的将军才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吸引了拿破仑的目光。那就是在革命初期的巴黎革命主教,后却因为与路易十六有勾结,而被迫在外流浪了多年,去年秋天才赢得法国革命政府的赦免,回到巴黎的夏尔·莫里斯·塔列朗。 这个通过了斯塔埃尔夫人,才被巴拉斯任命为外交部长的家伙,非常乐意加深他与拿破仑的友谊。 因为这个机敏的政客不相信年轻的拿破仑会始终臣服于腐朽的督政府脚下。 拿破仑是法国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塔列朗十分愿意靠近拿破仑。 而且从一个外交人员的角度出发,塔列朗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他很有外交眼光,一直主张发动对埃及的远征。于是他在法兰西科学院发表了一片关于新殖民地(包括埃及)益处的论文,吸引了拿破仑。塔列朗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计划,出兵远征马耳他和埃及,切断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