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八章 跟着皇子去欧洲 (第7/8页)
个土著的心底,华人的力量已经可改变整个南洋的社会情况。 于是,在暹罗,在日本,在金边,在万象,在这些国家里,那些高层贵族都还学习着华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风,事实变成是当地的统治力量主动的向华人来靠拢,华人华侨的脑子进水了,才会再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传统。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汉化。 回到欧洲的传教士,还有各国商人说起过这个情况:华人和土著的关系的确是比较友好的,他们之间的矛盾远远没有欧洲殖民地土著和白种人之间永远尖锐对立的态势。华人之所以富有,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政权的统治者,而是因为他们勤奋、努力。就很多的平民百姓而言,两者之间的机会是差不多平等的。 甚至在暹罗等国,一些头脑灵活的土著贵族、老板,都会聘请华人来‘参股’,说是股东,实际上就是一个白手套。反过来他们还能借助中国面孔和华人华侨的身份去扩张自己的农场和种植园。 …… “朱世海,你的社评,朕是常要看的。观点很是犀利啊。” 朱世海是当初被顺丰给搞到的一个大律师,当年被发配去了朝鲜当司法公员。在‘服役期’过去后,朱世海再次辞去了公职,杀回南京。 他的律师资格被注销了,再去考律师,顺丰才不会让他如意呢。朱世海就转投到了报社,他的名气在中国的法学界还是有点份量的。并且当初的那遭事儿,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朱世海从《金陵要闻》起家,到如今不仅是《法报》的特约记者,还是律法大学的客座教授,时不时的能在《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