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三章 通天路! (第4/7页)
,甚至是越过了这道坎了。 进士除了名头的吸引力来,实际价值已经大大打了个折扣。 宋明清时期,朝廷以科举取士为官员的主要来源,于是座师、同科、同年、同窗、同乡等等关系在官场上编织出了好一张大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陈汉的官比起以‘冗官’而出名的北宋怕都要多出很多。科举虽然年复一年的为陈汉输送着大批的官员、公员,同科、同年、同窗、同乡等等关系虽然依旧存在,他们上头却没有了‘座师’这一层关系。 而且秀才、举人任职都是在当地,就近选择。他们彼此之间或许有情谊关系,但也面临着竞争关系。 有的人很快举起,飞黄腾达;有的人却常年徘徊不前,已经难望项背。 如今前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还是有不少人是奔着七品官而来的,因为他们的职务距离七品官都有那么一段距离。而这样的人,就算考上了进士,做上了七品官,将来又能有多大的前途呢? 陈汉没有了翰林院,但‘翰林院、庶吉士’这一传统却以另外的形式保留着。科举靠前的一批进士,会被选入中央政治学院进修,这也算是加了一层buff了。 本届科考跟往年没有什么区别,考中的进士绝大部分还是要从地方小官做起,能进入中央政治学院,能留在京城各部委的人,总是少数的。 但,这次录取的规模,将空前的庞大。 根据小道消息,这次科考,皇帝要录取各科千人以上的官员。以用来充实南洋、南明州、北美之地。 一个很明显的预兆就是,前不久,内阁下来命令,免了各地‘支边’指标。这所谓的‘支边’,就是到千里、万里之外的新扩之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