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五章 阁下,这是今天的报纸 (第3/5页)
%,造价与同吨位木船相当,但航速高达9节,扛灾难性比之木船明显超出,这是全铁质的蒸汽船…… 这意味着中国人的技术已经真正成熟了。他们不藏着掖着的原因是因为这种船舶,他们要彻底的推广到明面上来了。 “阁下,《中原日报》的第五版,您也需要看一下……” 布鲁姆再一次做着提醒,中国人的招数真的是一环扣一环啊。这边刚刚公布了铁船的消息,那边就大力鼓吹起钢铁冶金产业的新专利发明了。 虽然谁都清楚,铁船一出,必然会刺激到钢铁业的大发展。但英国人没有想到中方的力度会这么大。 中国的钢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产量自然也居世界之首。 早在四百年前的明永乐年间,中国全国课税记录,铁产量就搞达一千九百五十七万余斤,合九千七百余吨,嘉靖时,单广东一省铁产量已达三千余吨,出口日本、柬埔寨、缅甸、爪哇、吕宋、交趾多国。 清朝时期,铁产量有了进一步发展,但这挡不住欧洲人的飞速进步,在上个世纪中叶,不仅英俄法的铁产量超出了中国,就是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国的铁产量也一点点把中国抛在了身后。 截止到西历的1800年,英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吨,这一产量虽然及补上后世一个乡镇小厂的产量,但却远远超过了原时空这一时间的中国,在这个年代却是一个相当辉煌的数字。英国自己的钢铁产量比整个欧洲大陆各国的钢铁产量总和都要高,而整个欧洲的钢铁产量加在一块也比不上中国的一半。 现在距离1800年已经又过去了十余年,英国人的钢铁产量从二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十万吨出头,可中国的钢铁产量却从接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