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九章 被践踏的俄国颜面 (第6/7页)
下令沿海的那些实力薄弱的村堡往内陆地区迁移。同时实行小村合并政策,将分散的俄罗斯集中起来,再由他们中抽出一部分青壮武装起来,作为一民兵,加强里海沿岸的防御力量。同时哥萨克骑兵也在各要点屯驻机动兵力,一处有事,立刻集结起大股马队前往救援,希望以此能够遏制国防军在沿海地区无休止的sao扰。 俄军在抓紧时间调动兵力、调整部署,以应付下这最紧张的一段时间。而国防军则处在一个难得的休战间歇期内。潘昶在等待着东岸第三波战船的下水。 之前的多次出击,国防军的损失很小,总共战斗减员也不过二百人,可战果却非常辉煌,烧毁了俄军城镇十几二十座,还有大片的农田,缴获粮食【包括土豆】五千多石,向西海运回牲畜四百余头(只)、马匹二百余。 掠夺俄国女子五百多人,杀伤俄国青壮两千多人,杀死俄国人的牲畜更是多达上万头。 不光如此,他们还在里海海域四次与俄里海舰队相遇,共击沉了俄军里海舰队战船五艘。而己方战船只有两次受了轻创。 总得来说,潘昶在里海西海岸线打的是有声有色,有力的打击了俄军涨起来的嚣张气焰,更极大动摇了其在里海西海岸和高加索东端一带的威信。 到了上一会的sao扰战,国防军在潘昶的带领下直接越过了阿斯塔拉罕,可以说是给俄军心理上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愕然发现,西海岸的战场原来并不限制在阿斯特拉罕与西海这两座城市之间,而是取决于俄军控制的全部海岸线。 国防军的这种小规模偷袭,有种当年俄国人刚刚进入里海北段时候,面对游牧民族的sao扰时的感触。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游牧民族——哈萨克人和鞑靼人,根本没能力攻克俄国人的城镇,他们只能面对着村落sao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