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动 (第6/8页)
面向北冰洋的漫长开放海岸线终年被海冰所包围,只有西北的波罗的海有如圣彼得堡这样的少数港口可以使用;而后世的俄罗斯在太平洋方向还有东南的海参崴有一定价值,但现在俄罗斯伸向东方的鹰头已经被陈鸣挥刀切掉了。 俄罗斯的领土上唯一直接面向温暖海洋的港口,只有黑海沿岸。 黑海是一个封闭海域,出口是狭窄的土耳其海峡。而克里米亚半岛处于黑海北面的中央。这里距离俄罗斯的核心莫斯科仅有1000公里远,与后世举办了第22届冬奥会的索契相隔不到500公里。克里米亚之于黑海,就像海南岛之于南海——它甚至比海南岛重要得多,因为南海并非黑海这样的封闭海域。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在中业岛的位置上出现一个海南岛,那么这个岛控制在谁的手里,南海就是谁的了。 如果看得更远,甚至都不难发现黑海的价值。俄国可以从此进入地中海,进而进入印度洋、大西洋的开放水域。 有这样的概念,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意义也就不再费解。这是俄罗斯的海洋之“窗”。 而回顾俄罗斯历史,从诞生在北方极寒之地,没有海岸线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为追寻大海而不惜流血。 彼得大帝的名言说明了一切:“俄国需要的是水域。” 为了这句简单的话,他的帝国被动员起来,为了波罗的海东端那个小小的出海口——彼得堡与北方劲敌瑞典连年血战。而彼得大帝的父亲阿列克赛则在他之前,从波兰手中夺去了半个乌克兰。叶卡捷琳娜登上历史舞台后,她的目光继续向南,看到了克里米亚,与寒冷的彼得堡相比,塞瓦斯托波尔的温水海洋显然更具吸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