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章 复仇的烈火 (第5/8页)
河内并没有感觉着线路问题不对,因为头两年财政突飞勐进时的喜悦让三杰实在无法忘怀,至今都时不时的从他们脑子里冒起。 短短的两年里,他们钢铁厂、冶金厂有了,枪厂、炮厂和火药厂也有了,甚至还自己搞了一个规模中等的造船厂。这种实力突飞勐进的爽感让三杰记忆犹新。 而且如今局势的翻转,在三杰眼中完全是安南人道德水准出了问题,而不是‘路线’有错。 如果那些安南人,当然还有跟随着他们从北边逃入山里头的华人,能够保持当初时候艰苦奋斗、不骄不躁之作风,河内的实力和局面肯定不是眼前的破样子。 而是会如最初的那两年一般继续的突飞勐进。 想一想河内的软硬实力,要是如当初那样一年一个台阶的上升,这几年下来,他们的力量会发展到多么强大的地步啊。 只不过南京不会再给他们时间了。 对于陈鸣来说,河内这几年改革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可以汇总成厚厚的一大摞研究资料了。 ‘儒家大同’的路线明显出了问题,而且单靠自身是难以解决的。 河内对于一系列的情况惩处手段不可谓不严,但没个卵用。 而关于安南百姓‘道德水准’低下的问题,却偏偏可以用儒家的一条理论来解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为什么安南百姓普遍表现的道德低下?那是因为他们家的粮仓还没有堆满,他们的衣食还没有得到满足。而怎么才能仓廪实、衣食足呢? 试看如今的国际局势和世界环境,单靠儒家的那老一套,显然不够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