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七章 要让土著闹起来! (第2/7页)
000人的‘劳务人员’分布在帝丽港周边的广袤农业垦殖区,他们包括前来劳务的日本人、吕宋和安南的顺服土著,以及南洋各地那些不驯服的战俘们,虽然被统称为劳务人员,可劳务人员当中也分了很多种。 帝丽港本来的翻译名是帝力,是葡萄牙人在东帝汶的殖民地首府,被陈汉接受以后就换了个新名字。 它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临翁拜海峡,遥对阿陶罗岛,三面环山,北濒海洋。气候炎热,终年高温,却又是一个深水良港。 虽然周边海域中隐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这些东西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需要的。帝丽港周边除了少量的砂金、铜、锡和石灰石资源外,周边的矿产资源较为匮乏,至少缺少煤炭。所以这里别看人口挺不少的,但制造业相当薄弱。 大部分的居民从事的都是伐木业、农业和捕鱼业,主要的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椰子等,这其中咖啡种植和橡胶种植才刚刚兴起。可以说帝丽港这里,除了能供应往来的船队饮水、食物和基本的船舶维修之外,就连铁器制造、布匹、食盐等绝大多数工业品和生活用品,都完全依赖本土的输入。 由此一来,经济的单一化使林农产品出口成为了帝丽港最为倚重的经济支柱,特别是伐木业,其价值占据了这儿年经济出口的70%以上。 帝丽港也始终是日本挺身队和治安队留守的重地,每到干季来临,他们就会从帝丽港出动,向周边地区进行扫荡,这里的移民必须拥有足够的土地来进行耕种,更多的种植粮食,南明州这些年了,始终是缺粮不是?还有畜牧业,这样能发展皮革,寻找煤炭资源,找不到煤炭,就不可能发展采矿冶金业。 只不过帝丽港居民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