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四章 败家娘们 (第6/7页)
已经是藏地除了药材和牛干出产之外,最大的拳头产品了。 总产量很低,可价值很高。 卡伦也不可能大把大把的购买沙图什,上海的价格比起欧洲来是少的便宜的多了,可一样不菲。更有着购买量限制。 然后卡伦还购买了很多雕塑,有石头的,有木头的、竹子的,乃至象牙犀角,和玉雕。还有各种带着香气的香水和精油,花露水、肥皂、蜡烛、高档家具和皮草。 真不愧是东方著名的大港口,她竟然在这里发现了整套的紫檀家具。这真的是不可思议。 西方人很少见过紫檀大料,这东西生长极其缓慢,一棵成材的紫檀要生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材率极低,资源奇缺,有“寸檀寸金”之说。 明朝初期,紫檀为老朱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下西洋,又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这对中国庞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办。 随后,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 截止到明末清初,率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 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这是满清从紫禁城里搜获的,崇祯那倒霉娃儿,手里没钱的时候怎么就不把紫檀卖了呢?哪怕是聊胜于无呢。 满清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 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名时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