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球长_第九百零一章 轮船和火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零一章 轮船和火车 (第2/7页)

“夏洛蒂·邓达斯”号,在苏格兰的福斯——克莱德运河下水,试航成功。这是一艘30英尺长的木壳船,船中央装上西明顿设计的蒸汽机,推动一个尾部明轮。轮船的出现对拖船业主们是一个打击,他们以汽轮船产生较大的波浪为由,拼命反对。第一艘汽轮船被扼杀在摇篮里。

    然后再搁五年,一代‘轮船之父’富尔顿横空出世。

    但是在如今的时空,在陈鸣的时代,富尔顿还是哪边凉快哪边休息去吧。

    有着陈鸣的指导,轮船、火车这两个具有革命性的交通工具,早就已经被钟山自然科学院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了。

    最初的时候,受限于蒸汽机的动能原因,两个研究组拿出的样品性能是很差的,不具备实用性。但是现在,现在的蒸汽机比之二十年前的蒸汽机已经有了很大很大的改进和改善了。

    但是陈鸣怎么着都不相信轮船研究组给自己地上的报告中的数据。

    明轮速度可达8节/小时,螺旋桨速度却是4节/小时。

    这俩数字颠倒下个倒是陈鸣能够接受的。

    而研究组的报告却明明白白的写着谁是四节,谁是八节。

    而且还有附带诠释,螺旋桨有三个风车式桨叶,锻制而成,和普通风车比较它增加了叶片的径向宽度,为在实验中能选择螺距与转速的较好配合,桨叶做成螺距可以调节的结构。在河面上一个月的试验航行中,螺旋桨改变了几个螺距值,但是实验的结果都不理想,性能远不及明轮。这次实验证明,在现有的蒸汽机动能下,在如此这样低速的条件下,明轮的优越性可得到了充分发挥,它的推进效率高于螺旋桨。

    世界上并不是蒸汽轮船发明之后,螺旋桨才降世的。

    中国古代的车轮,即欧洲所谓“桨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