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六章 俄国使团 (第4/8页)
儿泛滥起来的危害性,为这一现象加了一副马嚼子。因为前世兔子地方政府乱搞集资后的烂尾工程太多太多了。但甭管怎么说,天津府都吃到了一口鲜桃,配合着上头派前来的五个劳改营,拉起了天津城南改造工程的大序幕。 如今都已经半年时间了,整个工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大片大片的土地上修筑起了一条条道路,很多商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自己交了‘预付款’的土地上建起房屋大厦。 没有办法,陈汉立鼎十年,天津人口从当年的十几万增长到现在的四十万多,增长了整整两倍,拥挤的人口需要更大更宽松的城市居住面积,天津就只能向城南大片的水坑水泽低洼地要地了。 当知道整个工程建设的劳动力赫然达到了万人规模,耗资已经三千多万华元的时候,策伯克多尔济和叶普根尼,乃至整个俄罗斯使团的每一个人,全都沉默了。 怎么说呢,他们被伤到自尊了。如此一个巨大的工程,中国只地方上的一个繁荣城市竟然就可以‘独自’负担的起,这财力充沛的让人提不起斗志啊。 这要放到俄罗斯,三千多万华元都块抵得上俄罗斯年国库收入的四分之一了。庞大而贫穷的俄罗斯,年国库收入兑换后也不足500万英镑。 为了尽可能的多赚取钱财,俄罗斯人连大黄都尽可能的不己用,而用于出口了。 在恰克图的边界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大黄,每普特【约等于37市斤】价值二十卢布,等到俄国人运至西欧,则平均以二百卢布的高价出卖。这是十倍的利润啊。 且因为药性和生长环境的缘故,最好的大黄都产于西北和北方,俄罗斯人又派遣的药师专门验看大黄的品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