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八十三节 岚山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节 岚山头 (第3/5页)

甩干水,往腰上袋子里一塞,然后跟着短促的鼓声原地踏步整队,伙长们也从方阵的最里面回到了队伍的最右边。又几声军号之后,难民们缓缓的从四边形的方阵转回到五列行军纵队。

    整个难民队已经变成了长达半里的行军纵队,几名士兵带着旗帜走到了队伍最前面。几名担当侦察兵的北上支队骑兵骑上马前出到了一里之外。

    “出发!”一声令下,几声号响之后,鼓声陡变。整个队伍便开始缓慢而坚定的前进,继续这漫长而艰难的行程。

    “现在是第四天,看来明天能够按时抵达了。”王瑞相回到了中心辎重队前,心中盘算着。

    王瑞相这次带队走得道路不是他们在登州之乱前走得巨洋水到莱州湾的道路。目前战乱虽然已经平息,但是过去在沿路设下的若干个临时补给点已经全部被废弃。要靠着难民自带沿途的所有干粮徒步走到那里难度太大。而且沿途消耗的粮食也实在太多。所以改为从岚山头出海。

    确切的说,是从岚山头的佛手湾出海。此地就是旧时空的岚山港地区。岚山港水域较宽阔,水深条件较好,2万吨级泊位前沿自然水深可达10米。岚山港为不冻港。明代属于青州府莒州日照县管辖。

    这里是王瑞相带着人多次侦察才选中的外送码头。除了从旧时空资料中获取的水文资料外,他发觉此地在明代人迹稀少,而且距离最近的明军驻防地安东卫有足足40公里路程,全部的防御力量不过是一个烽火台和五名守台墩军。若无大规模的警讯,安东卫的饥寒交迫的cao军是不会跑到这里来得。无论是船只靠岸还是难民行动都不会引人注目。

    而且此地距离沂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