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节 调查(十八) (第4/5页)
船家也在此地歇船打尖。让乘客们也上岸松快一番。 这里已经脱离了袁舒知往日里游厉的范围,他坐了一天一夜的船,只觉得手脚僵硬,便趁着停船打尖的机会,下船走走疏松筋骨。 这市集靠江背河,交通便捷。四乡的农产品和八方的商品多在这里集散,因而十分繁荣。今天又是逢集的日子,各处都有百姓和商贩过来赶集,市上十分的热闹。 走了没多少路,却见码头旁围着许多人,隐隐约约的还有人在吆喝。大约是在叫卖着什么。 袁舒知一时兴起,便移步走了过去。 泊位上里三层外三层的,袁舒知护住挎包小心翼翼的挤了进去,却见是一条货船停泊在岸边,船篷内赫然停着一口“行材”。码头之上堆着十几个木箱,赫然都打着紫诚记的字号和“国士无双”的牌子。 码头旁赫然还有一张草席,跪着个女子和三个年龄不同的孩子,都是重孝在身,在旁哭哭啼啼。只有一个扎着白孝带的中年人在解说吆喝。 袁舒知听了他的吆喝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原本旅居广州的北方商人,从广州紫记进了一批“国士无双”,要运到北面贩卖,顺便将儿女送回老家。不合行到此处突然发急症死了,落下孤儿寡母和一船货物。 这商人临死之前关照管事的,将这些酒折价就地发卖,得了钱财之后送妻儿和灵柩回乡去。 “……大伙且行好事,可怜可怜这孤儿寡母。流落客途还要护柩还乡。十分的不易,若是有好酒的,买一扎去,即得了实惠,又积了阴德,我们老爷在天之灵也会感激不尽……” 管事的说到动情之处,涕泪横流,加之旁边跪在芦席上的孤儿寡母悲恸哭号,惹得围观者纷纷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