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节 造币工艺续 (第2/5页)
民国时代的广东大量发行银毫,面值有20分、10分和5分的,但是大量铸造流通的就是所谓的双毫,后两种因为成本高,易损耗,发行不多,使用更少。 “如果一味缩减币材的成本,银币成色就会太差,银币要是成色差到5成以下,实话说就没什么意义了。” “我看不如发行10分的铜元。这样成本上就过得去了。铜元可以用黄铜做,再掺入少量的铅。含铜量可以控制在60%。”zWWx.org “辅币的需求量可是惊人的,得用多少铜才能满足需求……”‘ “我们本身就有等额的纸币发行的嘛,铜币少发,纸币多发就是了。” 单论铜材的储备,企划院的数量倒不在少数,这几年近乎变态的收集铜材,使得企划院储存了相当可观的铜材。不过,由于电力、制冷、通讯和一部分机械工业上的需求,铜材没法说宽裕。更何况铸造银币本身就要消耗大量的铜。 “备忘录里还提出要电解银、电解铜,咱们的产能就更难以满足了。” “要是现在电管够的话,我倒也不反对用广泛使用电解银、铜,毕竟电解有色金属之后,阳极泥中会有很多我们平时难以获取的稀有金属。不过现在咱们的电力缺口还是很大的,紫铜满足电力工业还不太够……”冶金部门的元老面带难色。 接着又有元老提出硬币上没有发行机构,似乎有所不妥。虽说现代硬币上一般是既不压制国号,也不压制发行银行的,不过在本时空似乎还是应该加上的相应的记号。 “我有个意见:眼下S.P.Q.M.别说中国人不知道是啥意思,就是外国人也不明白。西班牙硬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