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七十节 民乐团 (第2/5页)
资料之后他们也很容易仿制出来。乐器筹备上几乎没什么困难的。 倒是演奏员,虽然从难民中可以招募到相关人才,但是民乐团的演奏模式和传统民乐的丝竹演奏是不一样的。而且乐工乐户们演奏乐器多靠口传身授,能看懂工尺谱的人都不多,更谈不上有什么音乐理论,遑论什么声部音域之类的概念了。 “怎么样?这次合奏还可以吧。”冈本信有点焦急的问从指挥台上下来的南宫浩。 南宫浩三十多岁,穿着白色的立领衬衫和磨砂牛仔裤,虽然头发不长,但是却很有艺术气质。作为元老院里的专业作曲编曲人员,在艺术团里和柳水心一样是业务骨干,同时还是格子裙俱乐部拼命笼络的对象。此时他因为连续的排练,额头上全是汗水。 他接过女仆送来得毛巾,擦了一把脸,展开眉毛:“比前几天好多了。就是低音部分的演奏水平差了些。演奏员还得有个习惯的过程。” 传统民族乐器都是以高中音为主,缺少低音乐器。现代民乐团参考西方的编制分为吹、弹、打、拉四个家族。乐团的整体音域较大,每个家族都有高、中、低音乐器。这些低音乐器:诸如低音键笙、低音唢呐、革胡等等近代发明的。在明代别说有人会演奏,就是看都没人看过。 好在这些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其他乐器并无二致。只要掌握了类似的乐器的乐工,再学这个也很快。 “这样我就放心了,”冈本信忧心忡忡,“第一次合奏的时候,差点没把我吓尿,要说以前也听他们合奏过,没这么糟糕啊……” 南宫浩笑了笑:“你从前听到的那是按照传统丝竹合奏方式进行的演奏,对他们来说当然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