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九十九节 相亲会(三) (第3/5页)
自己――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这多少还是让他有些得意――宋家兄弟当年当时中举,在全江西都传为美谈,然而随后多年都应试不第,一个同进士的功名都没有考到,不得不走举人选官的路子才能出仕。不但仕途上前途有限,在官场上也低人一等。 没想到万里之外而来的澳洲人居然会这么看重自己兄弟,宋应升不由大起知己之感。 “还有就是宋先生不知道我大宋的风俗:纂明正如宋先生所说,百工走卒和从良的妓女遣一官媒一书手按名配对即可,缙绅官员子女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没见面不了解就结婚。这样不考虑双方是否了解的风气或者规矩我们是坚决反对的,我们讲究的就是双方见面你请我愿自愿选择,要考虑男女双方的选择,我们可以鼓励和劝说,但绝对不能强制指定,所以我们才举报这相亲大会,不管成还是不成,都是双方的选择,做好了选择就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结果,至于强制指定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提倡不支持的。” 这套“风俗论”宋因升实话说是接受不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不见得是金科玉律,不过也是社会上的普遍风气,男女自相爱慕而婚,按照礼法那就是“yin奔”…… 他默不作声,只听这杜元老侃侃而谈: “……而且在元老院治下,归化民只有职务和职称的高低之分而已,不管是县长还是工人,他们都是归化民,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这跟纂明是有很大不同的,宋先生以后就会慢慢了解的。”杜易斌一口一个纂明让宋应升很不满,要说“纂”,这赵家兄弟俩人可算是名副其实的“纂”了。 杜易斌还在侃侃而谈,宋应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