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 整顿家业(一) (第4/5页)
晚,他是亲眼看到父亲中了箭,从桥上摔落河中的,原本就没抱什么希望,然而当知道父亲真得死了,陈霖依然悲恸欲绝--他打小没了母亲,是父亲一手把他们兄弟姐妹抚育长大。 陈家家大业大,支派门房仅仅在本村的就有十三房。这么多的家支分脉,自然也有穷有富。好在宗产多年积累,已经累积成了相当可观的数字,就算是最穷的人家也能获得一分稳的收入,不至于受冻饿。 陈霖这一支,拥有的田地鱼塘不多。但是因为周边养蚕户极多,从他祖父开始,便在村里设立丝行,收购乡民的蚕茧、生丝用来织绸。产品也算小有名气,一直能销售到广州。 他家的工坊已经初具分工,有蒸煮间、缫丝间、织绸间、轧光间,还能自己染色,这些工间由父亲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分管,而父亲总管协调各间工作。 兵乱席卷全村,乱兵把存货抢掠一空,库存的生丝也糟踏了不少。跑路的时候连房子都点着了,幸亏村民奋力救火,才算把大部分房屋和设备保了下来。但是父亲死了,匠役们或死或散,这丝坊也就开不下去了。 信里还催他尽快回来“重整家业”,还说现在族里人心紊乱。 不知道有个什么样的烂摊子等着他去收拾呢!想到这里,陈霖隐隐有些丧气。 “九叔,到了!”随他一起回村的是陈清。虽然比他仅仅小了两三岁,但是论辈分而却是陈霖侄儿。旁支有别,陈清家又很穷,十多岁就跟着这个二叔。说是叔侄,其实就是主仆。 村里比他想象的要好多了。虽说不少房屋还没有重建,处处都时候残垣断壁,但是临时搭建的小房子已经不少,看模样许多人都回来了,村外的田地里也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