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五十三节 后续的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节 后续的问题 (第2/5页)

借款制度也限制了危机的扩大。”

    “你的意思是,这次不会造成动荡?”

    “动荡必然是有的,但是不会大。影响不到社会平稳。这一点你们大可以放心。”楚河说,“按照我们的估计,这次纸棉投机涉及的金额不会超过十五万元。按照整个棉纺织品市场的总体规模来看不算很大。”

    “十五万元,这已经很惊人了!”邹标说,“这城里好多人的月收入才不过两元!”

    “赚两元一个月的人是没有本钱加入这种游戏的,能参加的,最少都是家里能随时拿出上百元的--特别是到了最近一个月,一张栈单很少有低于五十元的了。”

    五十元不要说是广州的普通市民、村民,就是中等的归化民干部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钱了。这炒作的规模其实已经算是相当可观了。

    “虽说如此,但是这次炒作的规模也已经不小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城里国储制度,来降低未来发生此类事情的风险……”邹标说,在18世纪棉花布匹绝对算得上战略物资,地位可能仅次于粮食,但是不逊于煤铁资源。对于这种战略物质的异常价格波动,国家建立战略储备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国家自身对于战略资源有着足够需求,可以摊平建立国储的仓储、人工、管理成本。其次维持战略物资价格平稳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客观需求。

    “……成立国储无论是政治账还是经济账都是非常合理的。就说这次纸棉风波,等到市场崩了,国储出手大规模收购经济上也并不亏,因为从长期来看棉花还是会涨的,国储到时候无论是小幅溢价释放到市场上还是平价释放都是可以的。”

    黎山看着楚河和任佑梓的表情,二人听得都很专注不时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