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四十三节 考试摸底 (第4/5页)
其实王企益的目的不是“考”而是摸底。卷子上并没有很多现代税法知识,而是用了很多简单的案例来考核考生对税收业务的熟悉程度。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和工业口科技口那些“黑科技”不同,税收,上下几千年不管衣服怎么穿,核心就是那点事。 通过考试,可以看出一部分留用的旧吏在整体水平上其实是高于归化民的,思路清晰而且涂改很少,有几道题旧吏们居然能直接给出答案,要不是排座的时候都是分开的,王企益都要怀疑他们作弊了。反观归化民这边,正确率是低于旧吏的,但基本每个人都能够按照基础课程上讲的步骤分析解题,每个案例一步一步说明、算式、结果、结论一个不少,哪怕最后算错了但这种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做题做事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分来的公务员大多交白卷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有几个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考题中有部分涉及到宏观财政、税务和专卖的,他们多少都能说出些道道来,显然是读过这方面的书籍的。 田赋、盐务、漕运、河工都属于“实务”,虽然科举中对涉及这部分的“策论”并不重视,但是有心仕途的人还是要研读的。只不过这批公务员中秀才出身者极少,多是还挣扎在童生水平的低层次读书人和小工商业者家的子弟,连八股文都写不利索,经济能力更是普遍低下,看不起这些书,自然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了。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手里有了底心里就有了数。王企益决定从思想上给这些人尤其是投效来的旧吏来一点转变。至于怎么转,早在来之前王企益就有了主意,那就是学习。 学习既是在学税收的知识,又是在学收税的流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