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节 半机械化缫丝厂 (第4/5页)
” 李幺儿没他那么深刻的感受,眼前的工厂和设备也触动了她。然而一想到这家丝厂和即将坐满工位的女工们都在她的管理之下,李幺儿有点惊慌起来――这太恐怖了!她能驾驭的了吗? 然而她不敢说出这话来,眼下杭州站就他们二个元老,彼此需要扶持,尤其是要互相打气。丧气话还是少说为好。 “咱们这丝厂看上去还是蛮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赵引弓似乎是为了排解她的不安,有点搞笑的说道。 慈惠堂缫丝厂使用的设备,是机械口按照19世纪陈启沅办得继昌隆丝厂的设备“机气大偈”改进仿制而成的,技术水平很低,即使按照19世纪的标准也只能算是半机械化生产。但是胜在cao作维护都很简单,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元老院要在17世纪的大明建立的缫丝厂,最现成的样本自然就是19世纪的继昌隆了。因而不但设备是仿制的,连厂房布局,管理模式也有参考。 继昌隆的机气大偈的最大的进步是用以蒸汽煮茧代替了手工缫丝世代相传的炭火煮茧,这是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 茧本身是由蚕吐出的丝被丝胶粘在一起形成的,要把丝缫出来相当于把邮票脱开,必须用水来溶解丝胶。传统的炭火煮茧,温度不能恒定,影响出丝量和质地。“继昌隆”工厂采用的统一循环供水保证了缫丝用水的温度稳定和水质的洁净新鲜,因此丝粗细均匀,丝色洁净有光泽,这是由缫丝工艺的改进所决定的。 这套设备中尽管有锅炉,但是在缫丝中并不使用机械力,而是采用足踏转动设备。因而还算不上机械化缫丝厂。单从缫丝的角度来看,尽管足踏式设备的设备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