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节 面料商店 (第2/5页)
刷的亦很简单,但是街巷名称、商铺酒楼,车站码头……无一不标记的清清楚楚。 “客官注意了,这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莫要颠倒了。” “多些小哥提醒。”陈霖将地图揣在怀里,正要从旅社出来,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问伙计:这里哪里的绸缎布匹种类最多? “若说种类最多,货色最全,自然是东门市的合作社百货大楼了。不过博铺这里亦有一座友谊百货商店,货色亦是非常齐全。还附设货币兑换处和托运处,专门方便客商购买。” 陈霖心想这道是个好去处!不如就先去这友谊百货商店看看再说。 离开旅社,想到之前在大世界游玩的时候,他们说临高最繁华之处便是东门市了。然而东门市距离此地尚远,日后再去就是。好在听人说过博铺的繁华亦不逊色,不如先在博铺镇上逛逛。要顺便体验下本地的民情商情:父亲说过,虽说他们只是织绸,对市场上的需求亦得明了才行。 “人性好恶最是善变,妇人衣饰尤其如此。发髻高低,衣袖大小,乃至质地纹样颜色,数年必有变化。若是在变化之初察觉到,就能做出大卖的料子来。” 这话他一直记在心里,但是要掌握“流行密码”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了解市场上各种料子的行情,还要对妇人的喜好有所掌握。陈霖的父亲在他成人之后,也带他去行院冶游,一方面是是为了应酬客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掌握流行趋势。 “行院中妓家女子的装束发饰变化最快,但凡新奇的式样多是她们服用。” 如今两广是澳洲人的天下了。澳洲人倒没有要求大家“髡发易服”,但是这“髡服髡发”的式样,随着广州的归化民愈来愈多,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