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六十九节 女归化民的新生活(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节 女归化民的新生活(二) (第2/5页)

至半年一年的钱买一件万紫阁品牌的衣服。

    万紫阁的门脸很小,在繁华的东门市街道上很不起眼。何晓月因为是员工,并不从门脸进去,而是走旁边的小巷里的员工通道。

    一进门,她就拿出了胸牌朝着看门人晃了一晃。这里的看门人和临高大多数地方的一样,都是在军事行动或者因为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万紫阁的这位看门人年龄大约有三十岁,失去了一条胳膊。

    他穿着一件靛蓝布的职员工作服,胸口扣子上缀紫色镶两条白边的绶带--这表明他是一名获得“工伤绶带”的残疾工人。这类绶带授予那些在生产第一线因公受伤达到“中残”级别的产业工人。

    他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看何晓月的胸牌--她来这里上班两个月了。看门人早就认识她了。

    “何姑娘你来得真早!这才六点半。”

    “早来车不挤。再晚人太多了。”何晓月说着从墙上拿出自己的工卡,在打卡机上打上卡,快步走上了楼梯。

    一楼是门市部,这不是她工作的地方。但是每天她还会去转转,了解下什么款式卖得好,哪些产品更受瞩目。何晓月虽然不懂什么叫“市场需求”,但是知道受欢迎的产品多是有某种共性的。没有人教她,但是她会自己默默地总结。

    二楼是制作工场,相当于一座小小的制衣工厂。何晓月原本就在这里工作。

    她被分配来得时候,担任的是工场的“工艺员”,这是一个有技术成分的工作。具体工作是把设计师的画稿分解成裁缝工人们可以cao作的裁片,制定裁剪工序。同时监督服装制作,检查质量。

    何晓月的传统女红技术非常扎实,又在培训班里系统的学习了裁剪和制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