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节 民的米官的米 (第4/5页)
。整个江南地区都为之震动。 招商局运往辽东的船只早在七月底已经起航:吴芝香如约运来了三万石大米。令赵引弓对他刮目相看。这一日,他特意在上海总号里宴请他,名义上是和他结算账款,实际上有进一步试探他合作的意向。 酒菜,自然全是吴芝香最爱的“澳洲风味”和广东口味,其中也少不了一味梧州名菜“纸包鸡”――当然这会纸包鸡在梧州还并不存在。让这位在江南盘桓半年多的吴少爷胃口的大开。 酒至半酣,赵引弓便问起他货款如何结算。是一起打一张票子给他,还是分几张票子打。 “我这里有张单子,”吴芝香从怀里摸出来张纸来,上面写着好些个某某堂的“堂号”,每个“堂号”下面是用苏州码子写得不同的数字。有少到三百的也有一万的。 赵引弓知道这一定是参与此次倒卖漕粮的户部官员的名单。粗粗一看,大约有二十几个人。银子多得,大约是户部的堂上官,少得,至少也是清江浦的一个仓大使之类的官儿。 “好,是打成德隆的票子还是……” “全部打成德隆的票子。德隆的票子精致好看――比山西屋子的烂纸强多了。”吴芝香办成了“大事”,心情十分愉快,“另外再备一千两现银。” “好。”赵引弓当即唤来一名专门办理钱款财务的师爷,按照名单逐一开票。然后又命人提了一千两银子装在箱子里一起拿过来。 票子全部开出来,再加上现银也只有五万两,赵引弓有些不解,问道: “余下的银子怎么说?是我准备现银还是……” “余下的银子,算我的本钱。”吴芝香笑道,“招商局算我一股。” 赵引弓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